眾安銀行副行長吳忠豪:對Web3.0業務、港人北上消費趨勢有何思考?

2021年6月,香港金融管理局製定了「金融科技2025」策略,鼓勵金融業界於2025年前全面應用金融科技。作為金融科技在銀行業界落地的「代表作」之一,最早一批香港虛擬銀行目前已運營近4年。

最早開業的虛擬銀行ZA BANK(眾安銀行),於2019年3月27日獲香港金融管理局發牌,2020年3月開業。截至2023年6月30日,眾安銀行的用戶數量、存款和資產均位列香港虛擬銀行第一。2023年眾安銀行中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該行總資產130.30億港元,其中,客戶貸款48.56億港元;客戶存款107.12億港元。

用戶規模方面,眾安銀行零售用戶數量已超70萬人,占香港人口總數約10%。眾安銀行對用戶增長和港人北上消費趨勢有何思考?未來會有哪些新的戰略規劃和業務布局方向?近日,在香港金融科技周2023活動期間,界面新聞獨家專訪了眾安銀行執行董事兼副行長吳忠豪,圍繞上述話題展開交流。

吳忠豪是眾安銀行的創始成員之一,擁有豐富的銀行業經驗,為眾安銀行的發展製定了創新、數字化戰略和產品路線圖,並改善了客戶體驗。目前,吳忠豪主要負責眾安銀行零售業務,包括戰略規劃、產品路線圖和市場策略。

談虧損收窄:規模效應帶來業績增長
界面新聞:2023年上半年,眾安銀行凈虧損約2億港元,同比減少0.57億港元,凈虧損率收窄60個百分點。虧損收窄的原因何在?

吳忠豪:眾安銀行的發展有不同階段。第一年是開業增長期,只有存款業務和貸款業務,ZA Card業務也是2020年10月才有的,第一年基本上可以賺錢的生意很少,屬於前期投入階段。

第二年用戶規模增長起來後,產品線也拓寬了,推出了不同類型的貸款產品,還有外匯、匯款、保險和基金等產品,以及還開設了對公銀行的業務,第二年有不同的可以產生收入的產品落地,屬於開源的狀態。

由於第二年下半年的業務布局轉向了有質量的增長,更重視用戶的粘性和交叉銷售,第三年我們也開始享受規模效應帶來的業績增長,以及我們還采取了一些降本增效的措施。種種原因疊加起來,帶來了虧損同比收窄的結果,這也是我們想看到的方向。

界面新聞:虧損收窄主要得益於產品中間業務收入的增長嗎?

吳忠豪:我認為業績虧損收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間業務收入的產品讓眾安銀行多了一個利潤來源,但業務收入主要來源還是存貸款帶來的息差,這方面我們也做了很多積累,比如控製資金成本、提高貸款的風控能力、存貸款定價更優化。還有,我們的業務規模也越來越大,資產端規模累積到某種程度後,對收入的貢獻會越來越大,以及對公業務也成為我們利潤增長的來源。

眾安銀行在香港至開業了3年多,目前還在投入階段,包括人力和科技的投放,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沒做完。我們的初心是做普惠金融,為大眾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不只針對某一類客群或某一類產品。銀行的價值在於可以服務很多金融需求,如果只發展單一業務,就沒有發揮這個牌照最大的價值。眾安銀行使命是想做一個以科技驅動的銀行,做有溫度的金融服務。我相信未來銀行的形態,應該是由我們來定義。

界面新聞:怎麽理解未來銀行的形態?

吳忠豪:對於我們的下一代,辦理業務不再需要和現在去傳統銀行一樣,需要去線下。對下一代來說,銀行就是手機上的一個App,真正將銀行從一個地方變成一個服務(from bank to banking)。就像以前的隨身聽、CD機和MP3,它們的功能現在逐漸被手機取代。我們想為未來去設計一個以客戶為核心的銀行,現在需要進行投入。

談Web 3.0發展藍圖:對公和零售有兩大策略
界面新聞:未來計劃通過哪些業務布局實現盈利?

吳忠豪:我們現在投資業務還沒完善,目前投資產品只有基金,未來希望可以發力股票和虛擬資產業務。一家健康的銀行需要一個平衡收入來源模式,因為銀行還是以風險為本的生意。

我們看到,國外一些銀行,集中在某些客群和業務,當這部分客群和業務發生變化時,對銀行的影響很大。我們學到的就是,要考慮到風險集中度和業務平衡的問題。目前眾安銀行既有零售業務,也有對公業務;既有存貸的息差業務,也有中收業務。

後續希望慢慢把保險、基金、理財等中收業務做起來,但這塊業務是難做的,因為我們沒有分行,傳統銀行的中收業務主要是靠分行進行推廣和銷售,目前我們在探索能不能以互聯網的模式把中收業務做起來。

界面新聞:眾安銀行年初宣布了Banking for Web 3.0的發展藍圖,目前有什麽計劃?

吳忠豪:整個Web 3.0由很多方面構成,最基本的是對於技術的使用,比如區塊鏈分布式賬本技術(DLT)、代幣化技術,而眾安銀行在Web 3.0的布局有兩大策略。

一是對公業務方面,服務Web 3.0的公司,幫助他們開設銀行的公司賬戶,滿足他們發放薪資等基本的銀行需求。另外是服務持牌交易所,我們本身就是以科技為驅動的銀行,所以對Web 3.0行業更了解,可以看懂這類客戶的業務和銀行流水,因此才能為他們提供服務。

在零售業務方面,香港通過立法管控虛擬資產投資,我們非常高興看到這個舉措,因為虛擬資產投資存在一定的用戶需求,可以通過持牌機構去交易對投資者更有保障。

界面新聞:對公業務和零售業務的虛擬資產交易服務布局進展如何?

吳忠豪:對公業務已經在開展了,我們已經為香港兩家持牌虛擬資產交易所提供結算服務,當前還有正在申請牌照的交易所,未來牌照申請成功後,希望可以為它們提供金融服務。同時,針對Web 3.0的公司,我們也成立了一個專屬的團隊為他們進行咨詢和辦理開戶,目前服務的web 3.0 企業已超過70家。零售業務方面,由於相關指引剛出不久,我們還在研究當中。

談跨境金融計劃:緊跟北上消費趨勢需求
界面新聞:在香港金融科技周活動上,您參加跨境金融主題的圓桌討論,目前,眾安銀行在跨境金融方面有哪些探索?

吳忠豪:開業3年我們主要先深耕香港本地市場,很多產品圍繞香港市場來設計。香港和內地通關之後,開始有內地訪客來港開戶。第一步我們能做到的就是開戶體驗要好,無論是針對香港本地用戶,還是訪港旅客在港開戶,都能實現最快2分鐘完成線上開戶。眾安銀行通過科技手段來驗證香港居民的身份證真偽,並進行活體檢測,以達到風控反欺詐、反洗錢的要求。

當然,對來香港的內地用戶,也可以在香港開設眾安銀行的賬戶,我們也會有風控手段判斷用戶是否滿足法律法規的要求。在完成開戶後,我們也希望慢慢把他們的需求服務好。在App界面設計方面,也會考慮兩地用戶的文化和使用習慣差異。

界面新聞:現在周末很多香港居民去深圳消費,您有洞察到這類客戶有哪些需求和痛點,未來香港的虛擬銀行有哪些發力的空間?

吳忠豪:首先第一步是綁卡,今年眾安銀行配合進行了微信、支付寶等支付工具境外卡綁定工作。其次,目前北上消費的趨勢真的很猛,以前消費集中爆發會出現在小長假,而現在每個周末都是出遊的窗口期,這讓我們銀行的支付業務運營的想象空間發生變化。

以前可能是香港的長假,比如聖誕節、暑假或新年,會推出相應的出遊權益和優惠,範圍主要是香港本地的娛樂餐飲。現在就需要擴大眼界,比如是不是可以尋找一些兩地通用的優惠權益,在深圳尋找商家進行聯名合作。做金融需要與市場最新趨勢保持同步,需要緊跟用戶需求,跟著用戶的需求去設計產品。

界面新聞:眾安銀行開業已經滿三年半,目前,零售客戶已超70萬,這個用戶規模是否達到預期?用戶增長未來有什麽方向和抓手?

吳忠豪:可以分時間段來講,剛開業的時候用戶增長非常迅猛,超過我們的預期。2020年可以遠程開戶的虛擬銀行還是比較新的事物,那時候開銀行賬戶並不是一種潮流,開信用卡才是,我們使用了一些互聯網的打法,把用戶增長做起來了。隨著銀行的運營,要求越來越高,現在就從超預期變成符合預期了。70萬是個不錯的數字,占香港人口約十分之一,在香港我們可能是用戶增長最快的銀行了。

接下來用戶增長的方向是希望做到有質量的增長,一是提升活躍度,二是提高入金份額,三是帶來收入。未來對用戶增長的抓手,一是口碑,二是產品。產品方面,剛開業產品線比較單一,現在產品逐漸豐富後,相信能慢慢解決某些客群的金融服務痛點,滿足他們金融服務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