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奇蹟、再開先例!視障教練教出全盲潛水員,第一名畢業顛覆眾人想像


首圖/左為「星光十班」的視障學員周明;身心障礙潛水協會提供

 
編按:今年 10 月,如奇蹟般開創多元障別共融共潛的身障潛水,在臺灣推動滿 10 週年。長年以來,各大媒體上觸動人心的故事背後,是一群同樣身負不同障礙的專業教練群,為臺灣累積出的、獨一無二的教學方法,也讓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中明定的、身心障礙「休閒與育樂權」得以落實。

在總教頭陳克誠領軍下,曾為身障學員的學長姐們,透過嚴謹的現場訓練、無數次耐心的嘗試,反覆視學員多樣的身體狀態調整摸索。從 10 年前的視障、聽障、肢障、漸凍人、脊損學員等,終至經驗累積有成,今年得以首次招募全盲潛水員。

本專題由臺灣身心障礙潛水協會支持,多多益善獨立報導完成。在 9/28 教師節的這天,呈現這群造就臺灣奇蹟的幕後功臣,如何讓所有人得以和自己的障礙共融,也得以在汪洋中實現「差異共融」,邁向真正的兼容社會。

 

記者/曾玉婷

週末清晨 5 點多,天色拂曉之際,位於東北角和美國小旁的潛點慢慢聚集人流,有人以輪椅代步、有人透過手語或唇語交談,身障學員們陸續換好潛水衣和裝備,在教練、志工的指示跟協助下展開潛水訓練。

身障潛水曾經是連國際間都極少人嘗試的運動,大多只停留在輔療和體驗程度,更別提考照、當教練、教更多障礙學員。臺灣卻讓原本遙不可及的夢想得以被實現。

奇蹟的背後,是一群人堅持不懈的十年耕耘,不僅打破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者的刻板印象,也讓來臺交流的香港、日本、馬來西亞等各國身障潛水組織,都為之驚嘆。今年,3 位視障學員的加入更衝擊大家的想像,其中甚至包含1位「全盲潛水員」。

沒有任何人因為身體的不一樣,而被差別對待

2014 年,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以下簡稱障盟)和長期支持公益的跨國企業聯手,啟動「身障潛水夢想潛進」計畫,是全臺有史以來首度辦理障礙者潛水培訓及考照的專班。3 年後,幾位身障潛水的先行者交棒,成立「臺灣身心障礙潛水協會」。

如今,身障潛水正式邁入 10 週年。被稱為「星光班」的潛水班,每年招募 15-20 名學員,至今總共培訓超過百名障礙潛水員,並集結眾多志工從旁協助訓練,許多都是歷屆的學長姐。目前負責教學的7位教練,也是在考取國際潛水教練資格後,回頭幫助後輩圓夢。


身障潛水協會帶領一群身障學員,來到東北角和美國小旁的潛水點訓練。攝/曾玉婷


清晨潛水前,「星光班」總教頭陳克誠在岸上跟眾人確認當天訓練事宜,並宣布明年要帶學員去菲律賓潛水的消息。攝/曾玉婷

「我喜歡大海。」今年剛加入「星光十班」的學員蔣雨辰,過去因為腦中風導致右半身不靈活,同時出現失語症,陳述事情變得很費力,需花較多時間與人溝通。但她受訪時仍慢慢表達自己的想法──

「我喜歡潛水去很深的地方,喜歡很冰的海水。在海裡我很自由,我的右半邊跟左半邊沒有不一樣。

蔣雨辰說,潛水的夥伴會耐心聽她講、鼓勵她,但對於要改進學習的地方,仍會誠實告訴她。「沒有任何人因為身體的不一樣而被差別對待」,這樣的相處,讓她覺得「很感激」。

每逢週末,都會開車 1 小時載女兒到東北角訓練的雨辰媽媽也說:「雨辰進入協會後,不斷刷新我對她的想法。和其他(身體不方便的)學員相處的過程中,也更能鼓勵她相信自己,勝過我的千言萬語。」

史上未見的全盲潛水員,顛覆所有人想像

蔣雨辰並不是今年唯一的星光。協會今年一次收了 3 位視障者,其中 1 位還是從未招募過的「全盲潛水員」,突破眾人想像。

教會全盲的人潛水,其實是「總教頭」、現任協會理事長陳克誠深藏已久的心願。幾年前,時任身心障礙聯盟理事長、本身也是視障者的呂鴻文,常向他詢問能否讓視障者學潛水,當時讓陳克誠很猶豫。

「看不到的人去海裡要看什麼?」繽紛的珊瑚礁或豐富的魚群,所有潛水者追逐的美景都化作一片黑暗。陳克誠說,他花了很多時間考慮:「這個問題我一直沒有找出答案,但我也不能否定這個想法。」

有次陳克誠搭高鐵,碰巧遇到帶著導盲犬的視障乘客,兩人聊到身障潛水的話題時,他小心翼翼提出內心的困惑,問如果有天能參加潛水,最想感受到什麼?對方思考半晌回答:「水流從臉上拂過的感覺。」

埋頭苦思的問題原來很簡單。陳克誠發覺,大海的魅力可以用不同感官去感受、也能讓當事人知道自己確實能無異於旁人、投入潛水,這個想法打動了他,協助視障者下水的決意越發堅定。


今年剛加入「星光十班」、過去因中風導致右半身不靈活的學員蔣雨辰,下水前正在確認裝備。攝/曾玉婷


下水前,總教頭陳克誠替中風學員蔣雨辰確認裝備。攝/曾玉婷

因緣際會下,去年(2022)協會舉辦一場視障者參加潛水訓練的說明會,小小的場地擠滿 50、60 人,報名相當踴躍,最後報名錄取的就是今年的 3 人。

幾位教練和學員都提到,通常明眼人潛水時,很需要視覺上的定位點來維持身體的平衡,例如盯著旁邊的水草,確認自己是否維持在定點。照理來說一旦沒有視覺參考,在水裡保持平衡就會更加困難。

然而,讓所有人跌破眼鏡的是,前期在墾丁 5 天 4 夜的營隊訓練中,全盲的學員凃儼廷以第 1 名成績畢業,第 3 名同樣是視障學員周明。陳克誠感慨:「尤其儼廷雖然看不見,他在水下做的所有動作跟表現卻比其他人都好。因為他們,我很願意明年再開放視障朋友來訓練。」

不只為了水下的寂靜,也為了岸上的朋友

43 歲的凃儼廷有先天性青光眼,視力逐年衰退,到現在左眼完全看不見,右眼僅剩微弱的光覺。水面下是漆黑無聲的海底世界,剛開始下潛時,周圍的未知讓他感到恐慌和不安。

同時,他也時常自我質問:「我每次都想說為什麼要來這裡,當大家很快樂看著海龜或拿破崙魚,我卻看不見,深海也很黑。少了一個感官,我到底該尋求什麼?」

經過幾次潛水,凃儼廷逐漸轉換思考。他發現潛水就像閱讀小說,不同海域的水流溫度、光照、舒適度、色彩深淺都不一樣,只是他是用皮膚去感受這些樂趣。

喜歡挑戰的凃儼廷,平時在水下需要扶著潛伴的手移動,後來他也跟教練討論,改成拿繩子勾在彼此的裝備上,讓他能鬆手在海裡徜徉,體驗更無拘無束的自由。

他和周明等人都提到,岸上有眾多雜音,海底卻異常安靜,生活的煩悶跟壓力這一刻被拋諸於外,要面對的只有自身的情緒與身體運作的方式。當感受到自己透過多少細微的吸氣和吐氣,能控制身體在水中找出重心和平衡時,就逐漸不再感到恐懼。

 
點進多多看全文:〈十年奇蹟、再開先例!視障教練教出全盲潛水員,第一名畢業顛覆眾人想像


This is a companion discussion topic for the original entry at https://www.peopo.org/news/65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