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ksharding: 邁向full sharding的重要一步

Danksharding的命名來自以太坊研究員Dankrad Feist

1. 擴容:進一步擴充Rollup的緩存空間

在proto-danksharding實現後,由於新的交易格式引入了blob,每個區塊可以平均額外獲得1MB的緩存空間。Danksharking實現後,每個區塊額外16MB,最大允許32MB。

2. Data availability:存儲和驗證策略更高效

相比proto-danksharding要求全節點下載全量數據,Danksharking實現後以太坊節點只需要對blob抽樣。Sampling後的數據會分佈在全網節點中,並可以組成完成的data blob。

DAS:高效抽樣檢查

  • 通過糾纏碼(erasure coding)幫助全網節點在下載部分數據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現原始數據的丟失的概率,從而提升安全性

3. 安全性:基本不變

由於每個節點不再保存全量歷史數據,從數據可用性、備份和抽樣檢查的角度出發,安全性由至少一個節點保存全量數據變為多個節點存儲部分數據,並最終還原完整數據。

雖然乍一看對單點的依賴安全性遠高於對多點的依賴,但是以太坊網絡中的節點數量夠多,完全可以保證數據備份的需求,因此安全性並不會有很大變化。

4. 新的挑戰:對block builder的要求提升

雖然驗證者不需要下載並保留全量歷史數據,對bandwidth和存儲硬件的要求得到了緩解,但是區塊創建者仍然需要上傳包含全量transaction data的blob數據。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PBS(proposer/builder separation), 參考Dankrad給出PBS在danksharding方案中的應用圖:

  • 將負責出塊負責人的角色拆分為proposer和builder。最初是為了做anti-MEV設計的提案,在danksharding的設計中為了降低區塊創建時對bandwidth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