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學者曾繁裕︰ai難滿足創作求真

資訊爆炸、人工智能(AI)湧現的世代,現代人對文字興趣大不如前。在今屆藝術發展獎獲得「藝術新秀獎(文學藝術)」、任教於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的助理教授曾繁裕,期望大眾更親近與欣賞文學,從中得到人生啟發。曾以機械人視角創作小說的他,坦言AI即使有能力創作文本與詩歌,始終無法滿足人們求真的欲望,「如果講明是AI製作,並非人造的,肯定會打折扣。」 ▍記者蔡健行 ▍ 現年35歲的曾繁裕被譽為「學者型作家」

This is a companion discussion topic for the original entry at https://www.stheadline.com/tertiary-edu/3267299/%E6%B5%B8%E5%A4%A7%E5%AD%B8%E8%80%85%E6%9B%BE%E7%B9%81%E8%A3%95AI%E9%9B%A3%E6%BB%BF%E8%B6%B3%E5%89%B5%E4%BD%9C%E6%B1%82%E7%9C%9F
1 Like

看以什麽角度去定義它吧 商業的角度對社會來說是一種貢獻和便捷